【绵阳市中心医院】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最新信息 >>文章浏览

用心拓展生命的厚度——追记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特检室主任张海峰

日期:2015/11/30 16:45:21  来源:绵阳市中心医院

  11月29日,浓雾严严地笼罩着绵阳城区。上午九时,仍陆续有人赶往绵阳市殡仪馆,悼念厅里外都挤满了悲伤的人群。

  “昨天的身影在眼前,昨天的欢笑响耳边,无声的岁月飘然去,心中的温情永不减悼念……”与其他告别仪式不同的是,悼念厅内播放的是逝者生前最喜欢的韩磊的歌曲,大厅中央VCR里播放的是他生前生活、工作的音容笑貌。当画面定格在他身着白大褂、英姿飒爽的照片时,在场的人再也忍不住伤痛,泪水夺眶而出。

  他是一个平凡的彩超医生,26年如一日,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;

  他是一位尽职的大夫,即使在患病期间,只要患者需要,他也会第一时间赶到;

  他用自己48岁的年轻生命践行了医者誓言,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神圣的天职;

  他叫张海峰,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特检室主任。从医26年一手创建了该院的心血管特检室,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。张海峰的勤勉工作曾给无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,却忽略了自己的健康。

  无法延长的是生命的长度,而张海峰却把生命的厚度拓展得淋漓尽致。

  同事眼里:他用生命为“医生”二字作出注解

  做检查、签报告,坐下去一天都别想轻易起来,构成超声医生的工作景象。早上,是市中心医院超声检查的高峰时段,其中有一间超声检查室却未开诊,尚未开机的超声仪,孤独地等待着它的主人的到来。然而,在这里坚守26年的张海峰却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了。

  去年11月,张海峰被查出患了肝癌,手术后仅10多天就再次投入工作。身体日渐虚弱的张海峰深知自己时日不多,在他生命的最后尽头,他要用时间的厚度来弥补时间的长度。专业发展是张海峰一直压在心头的一件大事。为此,张海峰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频率。心血管特检室主治医师崔靖川感慨道:“主任生患绝症都还这样拼,我们再不努力又怎样对得起主任的良苦用心!”

  “他太拼了,他完全是累倒的!”张海峰的助手刘琼说,她从心血管特检室2008年成立起,就做了张海峰的助手,每天张海峰的门诊号有40多个,都是在上午完成的,下午时间他还要去做手术, “主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还在关心科室,他经常说,看到科室发展现在发展这么好,我真开心,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长起来一样。”

  在刘琼的印象中,张主任虽然对下属和蔼可亲,但是不允许助手犯错。“主任经常对我说:医生的一个报告,包括一个标点符号,都必须准确,不然会对病人的病情走向带来影响。”

  崔靖川说:“张主任给我最大的印像是工作时不苟言笑,生活中外冷内热;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。主任曾在私底下开玩笑地说,AB血型的处女座追求完美近乎苛刻。”

  崔靖川还提到,有一次他准备做手术,由于不太熟练赶紧打了电话向主任求助,张海峰接到电话就从家里赶了过来帮着指导。崔靖川注意到,当时他手上还有留置针。说到这里,崔靖川不禁哽咽。

  “他是一位严谨的老师和领导,同时又像父亲一样关爱我们。”心血管特检室医师代立今年28岁,2011年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绵阳,无亲无故,张海峰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,经常带到家里吃饭,一起上班,还时常将儿子的衣服送给代立。“我才来的时候,由于耍心大,经常挨批评。老师的严厉批评让我再也不敢懈怠,因为有他,我工作起来也格外有劲儿。师傅师傅,亦师亦父!”采访时,代立反复地嘀咕着,“师傅走了以后,我在绵阳就再也没有亲人了。”

  推开张海峰办公室,空空的房间里伫立着的挂着白大褂的输液架格外醒目。办公桌上散落地摆放着他带病期间工作时吃的各种药品。恍惚之间,张海峰强忍着病痛坚持办公的身影再次浮现在眼前。

  妻子眼里:他是一位勇士,家人为他骄傲

  “他是受人尊重的医生,同时也是孝顺的儿子,尽责的丈夫,慈爱的父亲,他总是希望为家人撑起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。”还是这个熟悉的房间,但爱人的身影已不在。张海峰的妻子曾丹强忍悲痛,向记者述说。

  张海峰出生于医疗世家,父亲曾担任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,妻子是该院门诊部护士长,儿子如今在汕头医科大学本硕连读学医。他从小就浸润在济世救人的家庭氛围之中,仁心仁术是他对医者的理解,躬身践行是他兑现医者的承诺。

  去年11月,张海峰被查出患有肝癌,随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了手术。手术10多天后,他就开始返回医院上班了,一直到今年11月病危才躺在病床上。

  曾丹和张海峰结婚20多年了,因为同是医务人员,她对丈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。深知丈夫内心对他的事业有多狂热。

  曾丹说,面对病魔的折磨,丈夫显示了一个医生的理性和男人的强大。他总说,只要进入工作状态,我就会忘却病痛的折磨,如果不工作了,不但心里空落落的,恐怕我反而会挺不下去。就因为这样,张海峰患病后又坚持工作近一年。期间,他的脸上总是浮现微笑,精神状态也很好,患者并不知道他是带病工作。曾丹提到一个细节,就算在化疗期间,当有介入手术时,张海峰也主动去参与。

  身为妻子,曾丹无比疼惜自己的丈夫,但同为医务人员,她能理解一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,“在我眼里,他是位勇士!我们全家人都该为他感到骄傲。”

  业内评价:医术精湛 享受极高声誉

  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特检室就是张海峰一手创建的。心血管特检室主治医师王锦红介绍,该科室心电图平均每天接待400多人次,心脏血管彩超平均每天接待400多人次。

  据了解,2008年才成立时科室只有8人,到如今20人,人数增长不到三倍,每月工作量却是以前的六倍。胎儿心脏彩超是胎儿筛查先心病的唯一检查方法,是绵阳唯一开展此方法的医院,对于优生优育起到了重要作用。目前,已筛查上万例胎儿心脏,筛查出数10例严重的先心病,为社会减轻了负担。而这项技术正是张海峰2009年个人开展起来的。由于技术要求高,就在张海峰动完手术后的近一年里,他又加紧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,为科室的专业人员贮备筹划谋算。

  心脏内科副主任刘云兵告诉记者,为了适应心脏专业的新发展,2003年,他和两个手术医生加上超声医生张海峰,一道去了西京医院进修,随后在四川率先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工作,2007年获得省卫计委准入资质,也是省内第一批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医院,每年案例40—50例,成功率100%。刘云兵说,当初进修时,西京医院的张玉顺教授就对张海峰评价很高,这次得知张海峰生病,张玉顺教授还来专程探望过。

  “他和我们主要是业务上的合作,心脏超声这块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上,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是指导性的,他在省内享有非常高的声誉。”刘云兵记得,在一次手术中,患者心脏骤停,他赶紧找来张海峰一起会诊,随后张海峰明确诊断为心胞压塞,通过积极抢救,病人转危为安。“这样的急诊案例一年有几例,都是通过他的经验和权威诊断得出的。”失去这样一位工作搭档,刘云兵深感痛心。

  张海峰擅长对疑难心脏超声、胎儿及胎儿心脏、乳腺、腹部的那个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,在省内享有非常高的声誉,他的经验和权威就连华西医院的医生也认可他作出的检查指标,不用再复查。

  2011年,一个6岁的女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出腹主动脉和肾动脉狭窄,开药之后就叮嘱孩子父母,这病要每半年复查一次,考虑到他们来回往返比较麻烦,随后给孩子父母开了个条子,让他们带孩子复查一定找绵阳市中心医院的张海峰,他们也认可张海峰做出的检查指标。

  最后道别 失去他 是患者的损失

  “对我来说,他既是同事,也是朋友,我们之间感情非常深。”老年综合科主任吴屹告诉记者,张海峰做完手术后这一年时间里,在中心医院办入院有三个月时间,但天天住院的,只有这一个月时间,其余时间基本上没在病床上呆过。“病危重的前两个月,他只在医院开了药,就又去科室上班了。”

  在住院的最后一个月里,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。当同事来探望时,聊得最多的还是工作情况,病人的病情。即使到了最后,每天抽出的腹水近3000毫升,但只要还有一丝精力,张海峰都把它用在科室工作上,用在病人身上。

  弥留之际,深受病痛折磨的张海峰不能回到自己熟悉喜爱的科室。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,他谢绝一切探视,而对于前来向他汇报工作的同事却“网开一面”。强打起精神,他向同事一遍又一遍的询问科室的业务开展、病员投诉、学科建设等情况。“虽然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比较好,但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得了这种病,还有好多事情来不及做了。”这是张海峰生前最大的遗憾。

  “我经常劝他多养病,不要操那么多心。但他说,我是一个医生,不让我想这些事,让我想啥事呢。”吴屹说,最后一周,张海峰意识开始模糊了,但他在清醒的时候,仍在加紧安排科室工作。他最放心不下的是那些等待他救治的预约病人。

  “我和张主任的关系可以用不是朋友胜似朋友来形容。”患者贾清林,今年45岁,2013年发现主动脉严重关闭,在心脏彩超复查中和张海峰有了第一次接触,他发现,张海峰一点都没架子,检查认真全面,很有耐心。“他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可以用八个字形容:平易近人,医者仁心!至今我在他手上照的彩超已有15次了。”贾清林清楚地记得。

  今年2月18日,贾清林又一次预约张海峰的彩超,当时并不知道他是带病坚持工作。“我上个月还在预约他,听说他生病了,但我不晓得有这么严重。今天早上接到医院的电话,我还以为预约成功了,才得知他走了预约取消,我就赶紧来到医院,看看能不能见到最后一面。”27日,记者采访时,贾清林哽咽着说,像张海峰这样的好医生的离去,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损失。

  “他诊断上精益求精,是一个白求恩似的医生。”患者税伟今年47岁,2011年通过张海峰B超和造影检查发现,确诊他患上了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病。后来张海峰介绍他到第四军医大成功做了手术。

  回到绵阳后,每三个月,他都到中心医院找张海峰做检查。有时候他忘记了,张海峰还会打电话提醒他复查时间到了。几年时间,他们之间从病患关系上升到朋友,平时有空时,两人还常相约一起去散步聊天。

  “他救过那么多人,却救不了自己。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医生,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。愿他一路走好!”患者税伟表示,今天和他一起的还有很多患者,他们都是来送张海峰最后一程的。

  医者父母心!在张海峰身上,比医术更可贵的,是那崇高的医者心。而他对医德的坚守,带给人们满满的正能量。

  面对生活,他积极阳光;面对患者,他仁术仁心;面对后辈,他谆谆教诲;为了专业发展,他竭尽心力。

  医魂犹在,一路走好!

上一篇:

原来是这三种食物导致胃癌

下一篇:

没有了

Copyrights 2005-2024 导医网 版权所有